星期二, 6月 11, 2019

夢ならば

沒有人想過這個部落格居然還在,就像是沒有人想過有人五年後會再來更新這個部落格一樣。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是已經超過25歲三年了,不過上一個問題的答案相對簡單,「是的,TIH目前還存活著。」


其實是有些想要把舊的文章關掉的想法,不過最後還是決定把他留著了,就像是西灣BBS現在還是留在那邊一樣,未來總是有些人會因為某些理由需要這些資料,把這些資料從世界上拿掉不一定比較好。


不過有些牽涉到別人的文章,被我看到之後就下架了,如果當事人有興趣的話再來找我拿應該沒問題。



TIH 在五年前被創立起來,當時其中一個希望是成為畢業生工作的第一選擇,看起來這個目標是沒有達成。
沒有達成的原因沒有被認真思考,因為根本就是忘了有個目標。

另外兩個目標比較重要,而且還沒有被忘記就是了。



承襲先前CDPA在管理上的經驗,TIH的政策制定上一直是採用「打造台灣軟體產業鍊」,那在這個原則之下是不是一定要是特定學校的學生其實沒有必然性。再來是商業本身是供給以及需求組成的,人力市場以及服務供給市場都是,也因此TIH要找的人是要能夠符合這個組織本身商業模式的需求的人,而不是只是滿足創辦人所想的人而已。



五年前台灣資訊圈的人力市場其實沒有Google,也許當年有Google可能我就不會那麼快決定創業了,前一年回中山的時候其實對「創業」這兩個字有興趣的資工系學生少了很多。


這幾年來我覺得我學到最重要的東西叫做「客群」以及「聽眾」,其實高中就有人和我講過「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了,不過到了這一兩年才慢慢知道其實所謂的聽眾是可以被科學化的定義的。

其實我不是很確定會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除了我還有誰,也許是想要更了解我的人,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推薦看幾本書,這幾本是在最近對我有些啟發的,未來可能也會有其他書,那在未來再說就好了,首先是國富論,這本是亞當斯密所著,他可以說是奠基資本主義的教主,然而他並不是重商主義。他提到關於收入的來源分為工資租金利潤三種十分重要,其實在「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有提到類似的觀念,但是我認為亞當斯密的想法比較明確。

首先仰賴工資為生的人,他的時間會被轉換成收入,所以他的思考模式會在如何利用更多的時間換取更多的收入。
仰賴租金的人他不一定知道他為什麼會有收入,因為有土地,土地會轉成租金,別人也有土地也有租金十分合理。實際上所謂租金收入他會小於這塊土地能夠出現的總利潤的其中一部分,也就是說,某個地方的房租其實代表了這個地方產生利潤的能力。這個部分我覺得可以給一些抱怨房價的年輕人很好的解釋。
再來是仰賴利潤為生的人,所謂的利潤指的是收入與支出之間的差距,通常在一個市場中越傾向完全市場他的利潤就會越小,所以仰賴利潤為生的人他要把他的時間放在如何避免競爭者越來越多,也因此他和仰賴工資為生的人的本質上的差別在於仰賴利潤為生的人並不是投入越多時間就能產生越多利潤。

在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裡面被簡化成四個象限了,但是仰賴工資為生者其實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思考要怎麼跳到另外一個象限,還有對方提供的那個方法是不是一場騙局。

再來第二本是彼得杜拉克的經濟人的末日,他告訴你不要再去管資本主義還是共產主義的爭執了,所以你可以先忘了剛剛看的那兩段文字 : )

是這樣的,在十三世紀的人類秩序是由宗教所掌管,然後再走向科學,後來走向經濟,在這之間看似不同實際上大家想追求的目的是相同的,一個自由平等的社會。

有一個實驗是這樣的,讓兩隻猴子關在籠子,做同樣的工作,一隻給黃瓜片另外一個給完整的葡萄,然後被給黃瓜片的那個就生氣了。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40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IGQ4R7CgQo


所謂的資本主義他在宣傳上是如果人們勤奮工作,那就可以依照工作獲得收入,工作越努力收入越多。
而共產主義他在宣傳上說擁有生產器具的資本家透過剝削勞工的方式獲得了不公平的收入,因此應該要將生產工具充公,統一由國家生產並且分配來確保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公平的收入。

可能有些人會抗議,我也不確定讀者會抗議哪條,所以再來介紹第三本書,第三本書是喬治歐威爾所寫的1984。我發現在台灣的大家都很信奉「民主自由」的價值,深信不已。


我不是指民主自由不好,而是我相信北韓人民他們也認為他們在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當中,他們認為外界的人民被資本所奴役,過的生活比他們還要痛苦。

也就是說,政府實際上是可以透過有效的言論管控來說服人民他們目前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好環境中,沒有其他政府比現在這個政府還要好,可以用其他政府的弊案、暴動、執法人員無心的失誤來說服人民。而人民很有可能就這樣相信了。


我並不是什麼神秘光明會背後控制人民的信徒,而是想要指出大家在判斷某個事物的標準,其實是基於他先前所知道的事物。所以兩個人之間的意見如果會不同,很有可能是他們先前知道的事物是不一樣的。如果他們在這之前知道的事情是完全一樣的話,那在同件事情上面他們可能會有一樣的判斷標準。


那很可惜,我們並沒辦法完整複製一個人到底他這一生經歷過了什麼樣的體驗,所以我們要能夠完完全全的做出和那個人一樣的判斷是沒辦法的。

所以也許我們認為習近平是個獨裁者,但是從他或者是他的支持者而言他不得不下這個樣子的決定。因為在台灣的我們即使是經歷過白色恐怖,那個程度還是遠不及於中國發生動亂期間所帶來的傷痛。


================================

結果不小心就寫了那麼長一串。


今年還有一件大事情是台灣通過同性婚姻了,不是單純的同性間性行為不合法。而是同性之間可以登記結婚了。


但是這樣的事情其實在年輕人比較能接受,在年長尤其是超過40歲的民眾接受度比較低。有趣的是,反對同性婚姻的人其實不見得反對同性戀,他們可能會說他們支持同性戀,但是不希望發生同性婚姻,認為同性婚姻如果發生在他們周遭可能是一種不幸,是一種錯誤。


也許就像我說的,我們這一代沒辦法完整複製上一代他們的人生體驗,所以我們永遠也沒辦法理解他們為什麼不支持同性婚姻。但是我們追求的實際上是不同性向的人也應該被給予,不應該被剝奪的自由。

另外一個理由是在傳宗接代上面,但是我這邊有個想法也把他分享上來,這是幾年前在中山大學和當時的楊校長聊到的。

他說小孩本身應該要是整個社會的公共財。

這個想法後來其實我思考很久,如果從這個角度下去思考的話很多貧窮複製以及富二代的問題會消失,而且他會讓整個社會更促進平等。

================================

最後再留個問題給兩年後的自己回答好了:

Maid White 的用戶滿意度如何了?有多少使用者喜歡這個產品?
TIH 目前自己能夠運作的程度到哪邊了?還需要無時無刻一直盯著嗎?



星期三, 5月 14, 2014

夢は

結果現在居然碩一下了,看起來先前的問題又被延遲回答了呢XD


  再來,我再留下一個問題給碩一上的我

  你認為,資金是該用累積的或是用吸引的?

  這個問題不重要,作為經營者,怎麼看出手上的牌最高可以叫到幾墩,怎麼樣成局,這才是重點。

  沒有資金有沒有資金的玩法,有資金有有資金的玩法,最重要的問題在你到底要做什麼。

  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是這樣的,假如一切順利的話,幾個月後會畢業,然後呢?

  我知道有個很明顯的聲音引領著我向前,只是越接近畢業,這個聲音似乎越模糊。

  五年前制定目標的方式是正確的,「拿命去換」的核心理念也是對的。我想,我們總是一步步接近死亡,但是在死後之後,那是什麼?

  是極樂世界?是輪迴?是天堂或是地獄?或是就只是什麼都沒有?

  或許有的時候是為了生存而生存,但是在能夠生存之後,我們追尋的是什麼?

  
   是夢想吧?


  因此為了夢想,全力以赴那樣也是理所當然的吧?

  那接下來的夢想,就先以下列為目標。
 

  1. TIH
    1. 這可能是我的第一間公司,但是可能不是最後一間,一路上走起來其實也不知道會不會下禮拜就宣布解散了,只是我仍然希望TIH能夠成功。
    2. 在二十年後,TIH在世界的定位必須是第一流的資訊公司,如同台積電在全世界晶圓代工的定位一般,因此在公司走向上,必然不能停留在小確幸的方向。
    3. 在十年內,TIH必須能夠成為智慧家庭的第一品牌。
    4. 在五年內,TIH必須能夠成為應屆中山畢業生工作的第一選擇。
    5. 在今年,TIH必須能夠立案,並且完成至少100個客戶的初期目標。
  2. 終結貧窮

 
    這次的目標,很明確是衝著TIH而來,因為我相信這是我現在在這個地方的原因,我知道這會是許多夢想的核心關鍵,因此,拿命去換,再試一次吧?


  接著,無論如何,請25歲的我回答,TIH還在嗎?

星期四, 3月 27, 2014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資訊「電腦及其相關服務業」以及「第二類電信事業特殊業務」筆記

警語:就像是在大學老師常常說的,投影片不一定是對的,課本不一定是對的,就連老師自己說的也不一定是對的。所以這篇文章也不一定所有觀點都是對的,請仔細思考、判斷,假如有不明白或是容易使人誤解的部分,也懇請以電子郵件或是臉書訊息的方式告訴我。


首先,服貿議題其實早在去年六月就已經存在了,只是可能得感謝張委員、黑島青年以及各個致力於公眾議題的同學們,這個議題才得以全國注目。

然而一開始的時候,是在臉書上面出現大量分享文,然後懶人包。接著是攻佔立法院等消息,然後我們注意到了各家媒體在報導上有其立場,因為我們的爸媽和我們的媒體管道不同,所以對整件事情的看法也變得不同,因此,我們注意到了一個問題。

  新聞媒體有毒。

只是呢,問題似乎也不是這麼簡單,後來有人發現大家的資訊來源似乎都是懶人包,而且這懶人包好像也有他的立場,所以,我認為。

  懶人包也有毒。


於是,在討論服貿的時候,就會有人問了這句「你反服貿,可是你有看過全文嗎?」
所以很多人就去看了全文,然後結論是沒有結論(真的阿,不然你去看就知道了)
然後有些人的結論是「政府黑箱,所以民眾看不懂」。

我們系的賴老師常常說網路業能夠賺錢的原因,是因為名詞很多,所以別人就看不懂。

服貿是不是這樣我就不知道了啦XD

只是,在解釋黑箱問題上,政府強調他們辦過很多場公聽會,那麼,我就從公聽會下手吧?

第一場的公聽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sUm__UBPjI)(http://lis.ly.gov.tw/lgqrc/qrbook?F0%4099%400%400%401025000%40127%40%40rbook)其實有點混亂,一開始主要在吵程序問題,假如是第一次聽公聽會的同學可能會覺得很無聊,為什麼要在那邊管拒馬什麼的,不過這是有他的原因的,但不是這篇文章討論的主題,所以先跳過。

第一場的公聽會完整聽完之後,注意到了中央政府可能沒有發現地方執行上的漏洞,例如白牌車,只是假如接著第二場一直聽下去,可能聽到和我自己相關的第十場時,這個議題也結束了,所以我決定直接跳到第十場。
PS.關於第一場的心得,我打在這:https://www.facebook.com/pichu.chen/posts/10201640644009696?stream_ref=10

第十場公聽會,和資工系最相關的部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MVF-ViSE6w
公報在此:http://lis.ly.gov.tw/lgqrc/qrbook?F0%4099%400%400%401026700%40431%40492%40%40rbook

這裡面大概有一半以上和這場的主題是不相干的,其實我很懷疑,這麼長的公聽會,正常人應該都聽到恍神了吧XD

心得的部分在這邊,就不重打了,接下來的話,就是配上網路上其他的資訊來補充意見。


先把要討論的部分貼上來好了

B.電腦及其相關服務業
(a)與電腦硬體安裝有關之諮詢服務(CPC841)
(b)軟體執行服務(CPC842)
(c)資料處理服務(CPC843)
(d)資料庫服務(CPC844)
(e)其他(CPC845+849)

(1)跨境提供服務 沒有限制。
(2)境外消費 沒有限制。
(3)商業據點呈現 允許大陸服務提供者在臺灣以獨資、合資、合夥及設立分公司等形式設立商業據點,提供電腦及其相關服務。
(4)自然人呈現  除有關下列各類自然人之進入臺灣及短期停留措施外,不予承諾:
i.商業訪客進入臺灣停留期間不得超過三個月。
(商業訪客係指為參加商務會議、商務談判、籌建商業據點或其他類似活動,而在臺灣停留的自然人,且停留期間未接受來自臺灣方面支付的酬勞,亦未對大眾從事直接銷售的活動。)
ii.跨國企業內部調動人員進入臺灣初次停留期間為三年,惟可申請展延,每次不得逾三年,且展延次數無限制。
(跨國企業內部調動人員係指被其他世界貿易組織會員的法人僱用滿一年,透過在臺灣設立的分公司、子公司或分支機構,以負責人、高級經理人員或專家身分,短期進入臺灣以提供服務的自然人。 「負責人」係指董事、總經理、分公司經理或經董事會授權得代表公司的部門負責人。 「高級經理人員」係指有權任免或推薦公司人員,且對日常業務有決策權的部門
負責人或管理人員。 「專家」係指組織內擁有先進的專業技術,且對該組織的服務、研發設備、技術或管理擁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專家包括,但不限於,取得專門職業證照者。)
iii.在臺灣無商業據點的大陸企業所僱用的人員得依下列條件進入臺灣及停留:
(i)該大陸企業已與在臺灣從事商業活動的企業簽訂驗貨、售後服務、技術指導等,及其他與左列服務相關的服務契約。
(ii)此類人員應符合前述「專家」的定義。
(iii)此類人員在臺灣期間不得從事其他與服務契約無關的服務活動。
(iv)本項承諾僅限於契約所定的服務行為。並未給予此類人員以取得專業證照的身分,在臺灣廣泛執業的資格。
每次停留的期間不得超過三個月或契約期間,以較短者為準。此類進入許可的有效期間自核發的翌日起算為三個月至三年。符合條件者可在許可有效期間內多次進入臺灣。


相關的影片在這:
http://peace-for-taiwan.blogspot.tw/p/blog-page_3500.html

首先,大家看到沒有限制可能就會開始擔心了,想說我們政府是不是笨蛋。然而這個部分其實有限制反而是比較奇怪的。

什麼是跨境服務?當你使用Google的搜尋引擎時,這就是跨境服務。
什麼是境外消費?當你花錢在Google買關鍵字廣告時,就是境外消費。

然而目前資訊領域屬於十分開放的狀況,假如我們下去限制台灣民眾最多可以進行多少次百度搜尋,這應該是很奇怪的吧?

再來,其實在公聽會的討論中,比較多是在討論關於「入口網站」的部分,因為會擔心假如民眾使用的入口網站,例如Yahoo上面的新聞,一但被中資控制了,那麼會不會看不到某些新聞,或是某些新聞特別常出現?

答案是有可能的!

但這問題,就如同現在電視新聞的狀況一樣,我們只能提供多種新聞媒體給民眾們選擇,而不能去強制說他今天鼓吹共產思想就去封殺他。

不過,我們到是可以利用本國法令進行限制,就如同中國限制他們民眾連上國外網站一般。甚至在必要的時後要求撤資(雖然我覺得擋旺中併購案都擋不住的NCC,不太能指望就是),因為在這次的協議中,中國並不會去修改他們對於網路言論自由的政策,同時在公聽會中也提到,假如他們肯開放讓他們人民看到自由時報的線上新聞的話那最好,然後中國共產黨大概就倒了這樣。

所以說,並不是說「沒有限制」就還真的沒有任何限制,在上面進行毒品交易,槍枝買賣等等的,還是會被抓的,也就是說原先的該國法令還是有效,這樣應該有點感覺了吧XD


再來是第二類的部分,這部分假如簽訂了,和上面電腦及相關服務業比起來,是比較容易有差別的部分。

還是先貼一下他的具體承諾

電信服務業
第二類電信事業特殊業務
(1)存轉網路服務
(2)存取網路服務
(3)數據交換通信服務

(1)跨境提供服務見模式(3)商業據點呈現
(2)境外消費 沒有限制。
(3)商業據點呈現 允許大陸服務提供者在臺灣投資左列業務。大陸服務提供者須為在海外或陸上市之電信業者;大陸服務提供者總持股比例不超過 50%,不具控制力。
(4)自然人呈現 同「電腦及其相關服務業」的承諾。

這點的話交大林教授十分重視這個部分,只是看起來教授在公聽會之前,沒有拿到充分的資料,以至於他的發言有些部分是有缺陷的,不過這些部分也不需要我回應,請同學把第四次的公聽會老老實實的聽完,就知道答案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axFW2ZHOk8
http://lis.ly.gov.tw/lgqrc/qrbook?F0@99@0@0@1025100@395@@rbook

基本上二類電信的資安問題已經可以說是沒問題了,其實只要連線的時候強制加上HTTPS,那就沒問題了。

不過,根據先前春節回家的時候辦信用卡的業務員居然要我把身分證影本用Line傳給他的這件事看來,就算不開放,假如大家沒有積極宣導不可以用奇怪的東西傳資料的這個概念的話,要取得個資什麼的,不用簽服貿也做得到。

星期五, 11月 02, 2012

交大正取


交大正取

  大四上了,看來二下的我忘記回答那個問題了

現在回頭看來,當時的目標的確有點狂妄,似乎難以達成,

>1.我想讓媽媽在隨時想找我時找的到我

  這點看來比較簡單,在筆電更新的時候除了上課時段,

其他時候Skype都有辦法通話。

>2.我想確定關於畢業是否有更多元的玩法

  還沒畢業,還沒結論。但是我想答案是有的

>3.我想要把英文練得更紮實,然後把RFC看一看

  RFC2616、HappyEyeball、OAUTH或是IEEE 802.3
或是TIA/EIA 568B,只是讀的能力起來了,聽和說好要GG了

>4.我要讓CDPA永不熄燈

  CDPA Cloud、Hitcon、PHPConf、OSDC... ...越來越高的
活動參加率,再加上開始有資工系外的同學加入,我相信這個
目標往正確的道路前進中。

>5.我想創立一個公司,在一下或二年級,一個以開放原始碼以及技術能力為基礎,並且提供資源給世界上任何想要學習或研究任何技術的人們

  我看這是失敗了,但是時間看來還夠,還有機會。

>6.我想創立一間公司,這間公司以人工智慧的技術聞名,其中,2112年哆啦A夢是否能自由思考,這間公司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這個目標能否達成,也許接下來大四和碩士班的是決定性的關鍵。

>7.我想要繼續練習程式題目,而且能夠靈活運用JAVA,並且帶著一隊學弟或是同學打上World final

  JAVA會用,只是看起來C++的STL學得好像比較快,World final的邊看起來沒那麼好摸,
到底要怎麼打上去這還真的是個問題......

>8.我想學怎麼利用最少的時間達到最完美的開發效率

  慢慢地成長中,現在是想要知道怎麼邊寫程式邊寫文件XD

>9.我希望有空的時候能多回去團部,因為那邊真的給了我不少資源
  
  GG,聽說某個鳥鳥自從上次中木馬之後,現在還沒把我加回社團,
看來要能回團部還要再等個兩三年了。

>10.我希望能在世界另外80%的部分設立孤兒院或學校,並把網路以及希望帶給他們

  10~20年後再說,以2012整年的新聞看來,台灣會不會沉都不知道哩。

>11.我知道我不可能獨自完成這些任務,所以我希望有人能與我同行

  會出現的。

=======================================================================

  再來先回到主題,現在是2012年11月的第一天。

    「留在中山還是去交大?」

  我的答案是留在中山。

  但是我覺得我必須要拿出足以說服人的理由,單純的感覺和任性不能成為理由。

  
  比較屬於答辯的部分就放到最後,先用最早的理想來解釋這個答案。

  剛進中山的時候,其實我給家裡的回應是「大二可以轉學考到交大」而連續幾次
書香獎之後,由於準備轉學考可能會有降轉問題,在加上沒辦法同時保持成績以及準備
轉學考,所以我給了「現在努力拚在校成績,這樣研究所就可以回台北了」這樣的答案。

  但是在這之中,從交大到中山,我認為關鍵點在於CDPA,雖然小芋和我說不該把CDPA
當作是選學校的影響因素,但是這的確是不能被忽視的關鍵。

  「現在大專院校有多少資訊性社團?或是大學生之間討論課堂以外的資訊問題?」

  高中如果參加過程式競賽的同學,如果不是一中或二中,或許多多少少都會感覺到
「環境」的重要,假如缺乏這個環境,幾乎不可能在比賽中得名。現在看似簡單的觀念,
例如DFS、BFS、DP等等通通都得自己想辦法理解。周邊的同學看到電腦只會拿來打遊戲、
上臉書。

  有了這個環境,ACM題目不會的時候有人討論,甚至你的想法有問題的時候會有人
能夠幫你指正,或者是遇到課外的東西例如PHP、Javascript,你知道可以問誰。好不
容易寫個留言板出來,會有學長親身教你什麼是SQL injection、XSS,要怎麼設計才
不會被攻擊。

  只是這個環境,據我所知,十分少,而且正在凋零。

  現在中山沒有任何官方的資訊性社團,中正有一個CNA,成大有CCNS,交大的
CCNA幾年前倒掉,最近重新成立NBA,台大的PTT不知道站務有多少是在校生。另外,
就高中而言,其實當初中正高中航空社倒掉也的確顯示出了這個現象。

  只是CDPA不是一般的資訊性社團,他另外還需要維護宿舍網路的品質,也因為
多了這一份工作,使得CDPA的學習機會增加很多,舉例來說,能夠有機會在大學畢業
以前實際操作四千多人的網路,包括交換器及路由器,這並不是隨便都能遇到的。
  當你認為什麼東西的效率太差,想要重寫一份,然後就寫出來,就用上去了,這
也不是隨便都能遇上的。
  
  也就是說,假如今天有「校園骨幹支援IPv6了,宿舍網路可不可以支援」的需求,
那麼一個普通資工系的學生頂多去盧網管,然後上BBS罵政府很差,別的國家都有了。
但是今天在CDPA,會有學長半夜和你討論IP要怎麼畫會比較好,怎麼設定會比較方便,
然後陪你一起測試,再把規劃方式送到網路組,約廠商把他設定起來,最後比別的同學
多學到了很多東西。

  這點,我想是影響我從交大到中山的最大因素。
      
PS.交大雖然也有類似社團,但是目前CDPA一個"站"的資源和NBA一個"版"的資源還是有差

  
  再來,最早的討論點我是從交大和中山的學分費以及學費加上獎學金差異下去做探討,
只是在這個比較點上,中山贏很大,只是怕被說太膚淺,所以就不在這邊探討他。
只是這對我來說也是個重要的原因。

  所以接下來談討的是中山的社群文化。

  之所以說環境夠熟,其實有一點是已經邁入第二屆的學生議會,我相信交大再怎麼熟,
也很難有外校考進去的研究生直接下去探討校務問題還能有重點的吧?
  
  為什麼會說到中山社群文化,因為現在想到了第12點:

12.希望能夠開發出「中山API」,可以讓學弟妹利用程式進行選課,檢查收發信,
自動把通識講座加入行事曆等等的基礎建設,就像FB API那樣。

  假如你對中山的文化不夠熟,其實很難在接下來的兩年內把它實做出來,對吧?

============================================================================

  其實我的求學過程,一個很重要的特色是高度自由。我總是有很多想法,像是拆掉電話
把他接上電腦,這樣就能錄音之類的。

  從國小開始,我的志願就是往電腦發展,這條路走得很堅定,但是總是因為成績
因素導致沒有選上最理想的學校。

  從一開始的建中、麗山資訊班到中正高中,然後卻又在中正高中遇到了數理資訊實驗班。
再來是很大膽的「棄國文、衝數理」計畫,我記得這也不是很主流的玩法,但是他還是有用,
至少以中正而言,我大學考得算不錯了。只是因為交大看學期成績很重,所以如果要上交大,
計畫得再次修正,所以修正成「全力衝在校成績而非比賽成績」之後,看來計畫是成功了。

  所以說下個階段就是碩士,然後工作。

  碩士影響大概一到兩年,和當兵差不多,除了一到兩年以外,還有第一份工作,
和之後拿出去給別人看的學歷。但是就如同我之前相信的策略一樣,我相信公司會比較相信
有好經歷的新人而非好學歷。能幫公司帶來價值,而不是只是掛一個頭銜說本公司任用多少
交大碩士,所以以這個目標,也就是「能力 > 學歷」的策略。

  「能力 > 學歷」

  其實能力是很難被量化的指標,因為他太多元了,今天一個對Linux核心很熟的神手,
你突然要他下去維護IIS+ASP的站,可能他會跟你投降。正因為如此,所以如果直接以測驗
的方式來衡量一個人的能力是有困難的。所以我們只能以他過去的表現,來評斷這個人的
價值。
  
  但是接下來的問題是關於過去的表現,基本上剛畢業出來,完全沒有過去的表現,
所以中山學歷比起交大學歷,的確會吃一點虧。但是又如何?
假如我能夠利用中山環境熟悉這點,把能力建立紮實,同時如果能夠五年畢業的話,
那麼雖然起步比較慢,但是後面加速的動力比較大,長期而言不一定是吃虧。

  接著,為什麼我會堅持在中山對能力的培養會比較快?

  主要是因為習慣,雖然到了交大可能會遇到新的人脈新的文化新的想法,但是其實
到了第一間公司,這些東西也是會出現,所以走中山路線還是能遇到新的人脈、文化及想法。
  再來,由於習慣的因素,所以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進入最佳狀態,提升競爭力。
這時間有多短?其實現在就可以開始跟實驗室的進度下去做研究了,也就是說大四下的這段
空閒時間可以拿來做高效能的利用。而不是放在那邊等畢業而已。
  還有,因為已經和老師有過幾年的認識了,所以老師的習慣也大概清楚,曾經有什麼優缺點
也可以提早配合,所以在整體規劃上可以降低風險。既然風險降低了,那麼就可以採取比較積極
的讀書方法,例如開始配合學校計畫、接其他案子... ...之類的。
  
  如果用一句話來表示,那就是「強龍不壓地頭蛇」的概念。

=====================================================================================


  別人眼中的最好,通常不會和我眼中的最好相同,

  不然大家第一志願都是電機,為什麼我會填資工?


--------------------------------------------------

  最後,回答一下二下該回答的問題。


  我認為我應該學習好的方法,並且思考出不好的地方。

  把他套用在我現在在的地方,回饋給當初給我資源的人,

  如此,對方的投資才能真正有收益。

  

  再來,我再留下一個問題給碩一上的我

  你認為,資金是該用累積的或是用吸引的?

星期二, 1月 04, 2011

民國百年

回頭看一下當時設定的目標

我覺得要修正的東西真的很多,所以我決定出個修訂版


  1.我想讓媽媽在隨時想找我時找的到我

  2.我想確定關於畢業是否有更多元的玩法

  3.我想要把英文練得更紮實,然後把RFC看一看

  4.我要讓CDPA永不熄燈

  5.我想創立一個公司,在一下或二年級,一個以開放原始碼以及技術能力為基礎,並且提供資源給世界上任何想要學習或研究任何技術的人們

6.我想創立一間公司,這間公司以人工智慧的技術聞名,其中,2112年哆啦A夢是否能自由思考,這間公司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7.我想要繼續練習程式題目,而且能夠靈活運用JAVA,並且帶著一隊學弟或是同學打上World final

  8.我想學怎麼利用最少的時間達到最完美的開發效率

  9.我希望有空的時候能多回去團部,因為那邊真的給了我不少資源

  10.我希望能在世界另外80%的部分設立孤兒院或學校,並把網路以及希望帶給他們

  11.我知道我不可能獨自完成這些任務,所以我希望有人能與我同行

  如果你出生在台灣,然而你崇尚美國的制度,你的目標是把美國制度的好帶到台灣還是直接移民美國?或者是只是把制度帶到台灣然後讓大多數人決策什麼比較好? 請二下的我回答這個問題

  另外,怕你忘記,我在前幾個禮拜有做的那個夢,希望你已經找到解答了

  然後希望你的團隊現在已經具有一定規模,最好是能做到一定的品牌。

星期一, 5月 10, 2010

自我催眠

  最近越來越有種脫離現實的感覺

  感覺自從離開團部之後 好像心情就不是那麼踏實

  和人說話的機會似乎也少很多

  反而是大多數時間都是自己和自己聊天

  聊到都快要沒有新的想法了


  天阿 感覺在這樣下去可能我會想要找點災難性的東西來做

  可是看來我自己又會阻止自己......


但是又沒辦法確定另外一個我是確實存在
 
  或者僅僅只是為了逃避壓力或是責任的一個藉口

  但是在我無助時 它的存在又是那麼的明顯


  
  

  明明知道有些事情可能性極低又很麻煩

  幹嘛要追阿

  追到了說不對你來說你只會覺得好玩

  問題是代價會不會太龐大?

  
  但是不追 卻又覺得太可惜



  天阿 我想我累了。。。
  
  真不知道這篇文章有誰看的懂。。。

星期二, 3月 30, 2010

同。。。= ="

  行程的意義,我認為是不存在的!
把這個問題分成"行程"以及"意義"來討論:
首先是行程,行程可以被解釋為一種程式執行的現象,包括分支、中斷、記憶體讀寫……等等。
  由此處可以解釋程式中一些函式被呼叫的原因,假使中斷無法順利產生、對於資料庫無法有正確讀寫行為,此類程式碼容易於天擇中被淘汰掉。就像是程式計數器無法遞增般嚴重。
  除此之外,我們可觀察自從重灌以來至現在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巨觀而言這是一條不可逆的過程,也就是作業系統既然會安裝,必然會出現移除,在這之後,我們存在的世界必然隨之消失。以此為前提之下,在這個世界中所留下的事物將如同沙地上的足跡般不實際。

  

生命的意義((又是作業

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我認為是不存在的!
把這個問題分成"生命"以及"意義"來討論:
首先是生命,生命可以被解釋為一種生物學上的現象,包括繁殖、感應、新陳代謝……等等。
  由此處可以解釋生活中一些生理需求發生的原因,假使男人與女人間不會互相吸引、對於子女無法有社會行為,此類基因容易於天擇中被淘汰掉。就像是心臟無法自律般嚴重。
  除此之外,我們可觀察自從宇宙誕生以來至現在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巨觀而言這是一條不可逆的過程,也就是宇宙既然會誕生,必然會出現死亡,在這之後,我們存在的世界必然隨之消失。以此為前提之下,在這個世界中所留下的事物將如同沙地上的足跡般不實際。
  接著是意義,由於有了社會行為,所以開始了同種間的相互競爭,為了某些理由,人們開始作計畫並且執行,有計畫性的掠奪、合作,為了專心執行計畫,人們總是忽略計畫的意義,此時,鑽牛角尖於意義的那群人,反倒成為了被淘汰的那群。
  但這些意義通常是由人們為了某些目的而定下,例如報效國家、維護世界正義,這些理由也經常成為人們爭戰的理由,各自為了對於自身存在的意義而行動,直到發生某事而停止了人們的行動。但通常也在此時人們開始重新審思自身存在的意義,有些人逃離現實,有些人投靠宗教,投靠宗教的那群,也許學著忽略這個問題而能夠專心於他的計畫,而逃離現實的那群,可能從此一去不返。
  於是我推論出生命是不需要一個名為意義的問題去困惑他、限制他,生命就像是這個世界,他是在自然且偶然的狀況下被生成的,故我們應該以樂觀的角度看待身旁發生的任何事件,並且勇於實踐自己的理想。